「陕西研学」2025西安十三朝古都冬令营(5天)长安三万里,穿越秦汉唐
历史吹动大雁塔上的风铃“沙沙”作响
黄沙穿过地下跟地上一样的热闹的西安
数千年来从未有任何停歇
从没有一座城可以跟西安一样
亘古亘今的追溯“中国”
西安‘长安’十三朝古都
3100年建城史1100年的国都史
是见证着无数辉煌与骄傲的繁华古都
“A nation stays alive when its culture stays alive”
在遗址里沉浸追溯历史
孩子将踏着荆棘之路携手前往通向盛世的大门
完成真正的「梦回长安」
跟谁去?这个太重要了!西安爸爸妈妈也可以带宝贝去,但是面对那些数千年的历史沉淀,不是谁都能讲得明白讲得有趣,让孩子读懂历史可是个大学问,敲黑板啦,隆重介绍一下我们的大咖讲师!
刘磊老师孩子们喜欢叫他“石头多”
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
博物馆儿童教育硕士
文物与博物馆硕士
博物馆青少年教育推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专家
EACH CAMP国际营地、麦禾博旅品牌产品共创官
先后供职于成都博物馆公众服务与社会教育部和四川博物院博物馆教育研究所,多年为陕西和四川30多所博物馆、50多所中小学进行义务讲解和科普,为孩子们设计超50种关于历史、考古等方面课程,服务学生万余人。
主题一
文明/溯源
追寻远古文明起源|梳理华夏历史脉络
陕西考古博物馆
中国第一座考古博物馆
这里是全国首座考古学科专题博物馆,收藏了无数珍贵的历史文物与重大考古发现,让孩子们得以窥见这片见证了多个王朝更迭与繁荣的土地的深厚底蕴。
丰富馆藏我们将借助博物馆的20多万件丰富馆藏,以考古为视角帮助孩子们构建起对中华文明发展脉络的深刻理解。华夏历史这本书让我们一起细心翻阅。
以历史为线新旧石器、夏商周、秦汉唐,每一个朝代都在陕西这片土地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考古博物馆以“文明起源”--“宅兹中国”--“大国一统”--“和容万方”--“民族觉醒”五个专题为线索逐渐揭秘中国考古和陕西考古的发展脉络。
博古而通今通过专业带队老师的引导,孩子们更加深入地了解陕西的历史和文化,进一步探究陕西在中华文明长河中的发展轨迹,体会到历史的复杂性和每个时期特有的文化风貌,构建起对中国千年历史的全面认知。
西安半坡博物馆
新石器人类的生活哲学
西安半坡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半坡遗址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个重要考古遗址,被誉为中国史前文化的瑰宝之一。半坡博物馆是了解陕西半坡遗址文化的重要窗口,也是探索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场所。
远古人类文明开始的地方在遗迹馆中孩子们仿佛走进了远古村落,各种各样的史前遗迹展现在眼前,半坡人是前行者,他们用血和火短缩了中华民族从蛮荒到文明的历程,奠定了后世渭水泱泱、文明璀璨的基础。这里也是一切的开始......
半坡人的智慧与生活艺术半坡人生活的工具、石器和陶器等物品生动地再现了远古时期人们的生活场景,半坡人的衣食住行,甚至精神世界,都与美息息相关。反映勤劳之美的农业工具;体现原始科技之美的尖底瓶;透过装饰品,看到了半坡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复原半坡陶埙听一场时空音乐会,当6000年前的半坡村落远古之声穿越到当下,专业老师的吹奏是一场奇妙的声音盛宴带我们回到那个风萧萧兮的远古时代。我们也尝试做一名半坡音乐人,自己动手制作一枚专属陶埙,尝试吹奏,原来远古文明的音乐是这样动听。
主题二
大秦/归一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秦始皇的前世今生
秦始皇兵马俑
千古一帝的地下军团
什么样的军队,才能保证生命的尊严?
兵马俑,世界八大奇迹之一,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世界文化遗产。建造于公元前210年的秦始皇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项宏大工程。我们的老师将向孩子们抽丝剥茧般详细讲解兵马俑,仿佛我们亲临公元前200多年的大型施工现场。
一比一打造千人千面这些秦始皇陵的守护者,每一尊兵马俑都有独特的面容和姿态,栩栩如生,仿佛是真正的士兵被赋予了永恒的生命。当时的工匠技艺之精湛可见一斑,然而更重要的是他们有秦军作为一比一的模特,所以才能做到千人千面,没有一尊是完全相同的兵马俑。
兵马俑是有颜色的首次出土时,它们的彩绘仍然鲜艳夺目,然而,由于氧化和其他自然因素,这些彩绘很快褪去。原始色彩至今考古学家都没有找到方法进行修复,无奈只能马上进行回添,从哪发现的埋回到哪里,最大程度的保护兵马俑的原色,也是因此我们会看到一号坑靠近西侧的一大半依然保持着看似没有挖掘的状态。
兵马俑的十万个为什么为什么前三排的勇士不穿铠甲?为什么他们全部面向东方?为什么他们的发髻不是同一个方向?为什么每一个兵马俑都刻有工匠的名字?为什么他们的衣着都不一样?为什么他们会站的那么稳?为什么兵马俑上面有那么多砖块?孩子们别着急,跟我们老师一起寻找答案。
发现铜车马1978年6月,考古钻探工作转移到陵园西侧区域。这天,炙热的阳光烘烤着大地,在紧挨着陵墓封土的一块刚刚收割完小麦的农田里,钻探队员用力地操作着手中的探铲,一个栗子般大小的圆形金属件随着土块被带了出来,至此深埋于地下7.8米深的两乘铜车马被发现。
跟着课本看车马馆这两乘铜车马,一前一后放置在木椁里,木椁就像一个大木箱子;因为年代久远,木椁腐朽,封土塌陷,两乘车出土时破碎为3000多块碎片。幸运的是铜车马坑在历史上没有被盗掘过,所有的部件都在原地,后来经过专家们近8年的修复,恢复了它们的原貌,再现了2200年前青铜车马的风采,被选为中学历史课本的封面。
青铜之冠这两乘车按照真人真马真车的1/2比例制作而成,前面的车叫高车,后面的车叫安车。它的主要材料是青铜,所以叫铜车马,实际上,车上还有大量的金银构件,它们是秦代典型的单辕双轮车。
两乘铜马车(高车和安车)均由包括4匹马、1名御手和100多件组零部件组装而成,每组部件或每根皲具又由几个到几十个小构件连接、组合形成,每乘车的零构件累计总数达3000件。车、马、御手及大部分部件的表面都施有彩绘纹饰,或涂有颜色。设计之精巧,技艺之精湛至今叹为观止。
非遗技艺制作兵马俑
拜非遗大师学千年技艺
韩平哲大师的工作坊承袭了千年兵马俑及多项陕西非遗的技艺,央视、国家地理、BBC都曾做过他的访问,我们来到他的工作室,跟他老人家和他的女儿一起要完成对于孩子来说非常困难的任务。
非遗技艺·泥条盘筑兵马俑之所以能站得稳,除了脚下的石板能增大的受力面积外,还有重要的一项技术——泥条盘筑工艺,使得兵马俑的上半身为空心,上轻下重让兵马俑屹立千年而不倒。
动手制作泥条盘筑是一种古老的陶器制作技术,也是制作兵马俑的重要方法。我们将模仿古代工匠的技艺,将泥土捏成细长的条状,然后利用这些柔软的泥条进行缠绕和叠加,紧密地盘绕在预先制作好的底座上,构筑出一个坚实的底层结构。
在完成了坚固的底座之后,我们将泥条搓成不同的形状,以塑造出兵马俑头部、手臂、腿部等细节部位。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会分组合作,用手指和手掌来调整泥条的形状,让每一个细节都栩栩如生,亲手创造出一个个独特的兵马俑形象。
主题三
大汉/传承
汉景帝大墓现场|承袭千年的汉文化
汉景帝阳陵博物馆
文景之治与天无极
文景之治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一个时代,为后来的汉武帝征伐匈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对后来的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等起到了重要的借鉴作用。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200多座陪葬坑中出土的武士俑披坚执锐、严阵以待;仕女俑宽衣博带、美目流盼;动物俑累千成万、生动异常。汉景帝阳陵是迄今发现保存最为完整的汉代帝陵陵园,成为我们了解和研究汉代帝王陵寝制度以及汉代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作为中国保存最完整、考古发掘最丰富的汉代帝陵,四百年大汉王朝,是“文景之治”打下了基础,也为我们带来了汉族的族名。与秦始皇陵不同的是,我们带着孩子们可以走入地下皇陵,近距离观看壮观的人俑陪葬,穿越汉朝两千年,看一个积极向上、安定繁荣的时代,阅读汉民族奋斗进取的成长史。
姗姗是谁?
汉阳陵博物馆镇馆之宝--汉代塑衣式彩绘拱手跽坐女俑,出土于汉阳陵周边的陪葬墓中,她双手抱拳行拱手礼,凤眼朱唇,顾盼生辉,有几分娇羞,又有着优雅的体态,穿着汉代女性标准的服饰,处处流露着东方女性的含蓄美,汉代的审美,果然踩在我们的审美点上。
服饰:正经的汉服,这套叫曲裾深衣,袖口是圆的,象征圆规,交领是矩形的,象征矩尺,礼仪之邦讲究行止有度。
发型:这种叫垂髻,前额中分,把头发梳到后面挽起来,颜值在线的姑娘还会留一缕青丝,当年流行爆款。
汉服汉礼在历史的长河中,汉文化以其深厚的底蕴和独特的魅力,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换上汉服学习汉礼,通过这样富有趣味的方式向孩子们普及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体现。
身着飘逸的汉服,从步履的仪态、行礼的姿态到拜访的礼节,孩子们细致地学习每一个动作,装扮于华美的汉服之中,仿佛置身于古代文明中,真切地感受古人礼仪的庄严与优雅,让传统文化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让中华礼仪之邦的魅力代代相传。
主题四
大唐/盛世
一秒穿越|站在世界中央的盛唐
穿越唐盛世
梦回那个万朝来贺之帝都
十二时辰盛唐变装剧本杀以“唐食嗨吃、换装剧本、唐风雅集、微缩长安、情景演艺文化盛宴“等六大沉浸场为核心,让孩子们一秒入唐,尽享唐朝风韵,真正的做一回唐朝人。仿佛时光倒流,亲身融入那个国力强盛、文化繁荣的唐代。
观看大型实景演出夜幕降临,一场穿越千年的盛宴如精美的画卷翩然展现在我们眼前,绝美乐舞和令人惊叹的表演,让每个人都沉醉在这场大唐的美梦之中!
唐军小武士从军记
保卫城池抵抗外敌
西安古城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墙,也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墙之一。古城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当时的城墙规模宏大,是保护城市安全的重要防线。作为“小唐人”的我们保卫城池义不容辞。
”唐军的文物“甲胄穿上按唐代标准精心制作的甲胄,孩子们化身为小小的守城墙武士。这些甲胄真实再现了历史,不仅颜色和质地各异,还根据职位高低有着精细的区分,体现了当时军队中的等级制度。
唐军小武士军令状已下,聆听征兵启示,签署募兵状,孩子们宣誓就职守护城墙,满满的仪式感让孩子们体会到唐军军纪的严明与庄重。
在“将军”的带领下,孩子们开始学习整齐地行走和列队,仿佛一支小小的精锐部队,体能训练、军姿队列、拔剑验刃……一个个动作不断打磨,我们在600年的砖石地面上与前辈同样完成着一个个或简单或精细的动作。
攻守对抗孩子们分成攻守双方展开激烈的模拟战斗,不仅让他们感受到紧张刺激的战斗氛围,也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协作和战略思维能力。在这段难忘的经历中,孩子们真切感受了古代守城墙士兵的生活和责任以及城墙对于老百姓的重大意义。
主题五
陕西/非遗
非物质文化遗产|陕西的文化宝库
非遗的台前幕后
看非遗表演与非遗大师互动
非遗凝固着历史,是活态的历史,传承的是匠心文化。陕西非遗犹如繁花绽放绚烂多姿。皮影戏、提线木偶,古老的技艺在一位位老艺人的巧手下得以重现,木偶们仿佛被赋予了生命,皮影戏里的每一个角色都活灵活现,剧情更是牵动着孩子们的心。
秦腔、陕西评书、最古老的摇滚--华阴老腔,演员们通过身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来传递戏剧的情感,以其深沉悠远的唱腔、生动的表演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力深深吸引着宝贝们。
童声秦韵学秦腔
变身小艺人传承千年戏曲
秦腔是中国戏曲发源地的重要一环,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形式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秦腔的表演形式独特,融合了音乐、舞蹈、唱腔和表演艺术,以其悠扬激昂的唱腔、粗犷豪放的表演风格,以及它所承载的深厚历史与文化意义,让孩子们体会到了戏曲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开始基本的舞台动作和唱法,感受到了秦腔作为一种最古老的“摇滚”艺术的独特震撼力。他们穿上了精美的戏服,用心感受着秦腔的韵味和情感,努力将自己的表演技巧发挥到最好,用声音和表演将秦腔的精髓传递给观众。
主题六
陕西/味道
舌尖上的西安|吃在长安
满地口水回民街
打卡陕西美食的最佳方式
动手制作羊肉泡馍学习如何掰开馍,将馍中的羊肉与面饼一同浸泡在鲜美的汤汁中,羊肉的鲜嫩与馍的软糯之间的完美融合,每一口都是满足和幸福的味道。
回民街CITY WALK孩子们被两旁琳琅满目的小吃摊位所吸引,空气中弥漫着各种诱人的香气,在这里,不仅能品尝到地道的西安美食,还能亲身体验到这座城市的烟火气息。
主题七
总结/深思
华夏历史梳理|一场孩子的辩论
以史为鉴
历史是面镜子汲取力量与方法
华夏历史脉络梳理我们根据活动内容精心编写任务手册,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温故而知新,手册是对旅行中知识的巩固和补充,手册内容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加深孩子对知识的理解。
孩子们的唇枪舌战--《秦始皇的功与过》孩子们展开空前的讨论,为什么偏偏是秦军,而不是赵军、楚军成了天下最强,在短短十年间横扫六合?中国第一个皇帝秦始皇,他到底是焚书坑儒的暴君还是一统天下的明君?秦这个时代就像它的读音一样,短暂、有力、斗志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