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唤醒我们,对自然的敬畏和行动!
自然中的一切都是平等的,人不是大自然的征服者和主宰者,而只是其中一个组成部分。
——亨利·戴维·梭罗《瓦尔登湖》
-----01-----
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让整个中国陷入了恐慌。十七年前,我们的敌人叫SARS,今天,我们的敌人变成了新型冠状病毒。或许真正的战争,早在人类与自然不和谐相处之后已揭开序幕。
人类吃野生动物,自然的反击往往是从最原始处着手,病毒、细菌,这就是它的军队;伤寒、霍乱、鼠疫、艾滋、萨斯、肺炎……这是它的武器。要知道,大自然并不需要人类,而人类却离不开自然。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觉悟。在一些人迹罕至,同时也是野生动物出没的地方,盗猎时有发生,野生动物还没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去年一次踩线过程中,在一个自然保护区里,我们就亲眼见到了死亡的动物。
除了普通大众,连本应权威的出版社也错误百出。在这个公开发行的《动物小百科》读物里,居然将果子狸描写为“肉可以吃,是稀有的山珍,脂肪是化妆品生产中难得的高级原料”,更甚的是连果子狸的图片也配成了浣熊,这样真的是在毒害我们的孩子啊!
不止于上面一本书,很多书上介绍到动物的时候,都会有涉及这种动物的肉质是如何鲜美,还有如何做菜的描述。连毒蛇都有4种做法“清炖、红烧、做羹、做汤”,各种切法大全“切丝、切片、切断”,这不是教唆我们从小就学着吃野味吗?
-----02-----
人与自然到底该怎么相处?其实除了不吃野生动物外,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需要将“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重新思考。
有一门学科叫“自然教育”,在日本、欧美等国家,自然教育已被纳入小学课程,而中国并没有这门必修课!
什么是自然教育?它提倡人类应顺应自然,而不是按照人类野蛮的方式,攻城略地、屠伐森林、割裂草原、挖掘山谷、截取河流、消灭物种。以自然环境为背景,让体验者在生态自然体系下,在劳动中接受教育。
是解决如何按照天性培养体验者,如何培养体验者释放潜在能量,培养如何自立、自强、自信、自理等综合素养的同时,树立正确的生态观、人生观、价值观,均衡发展的完整方案。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自然教育早就是他们教育内容里的重中之重。
其中德国的自然教育闻名全球。现已有超过1500多所森林幼儿园,课程体系非常成熟。
在日本,自然教育经过36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民教育”的一部分,至今,已有近4000所自然学校。
在美国,周末和假期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跟着家长游历自然保护区,有59个国家公园!
由此可见,国外是非常重视自然教育的!
-----03-----
在我国,近几年也有了生态建设意识,开始倡导对孩子进行自然教育。
2012年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就开始倡导建设生态文明,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等宏伟论述。而自然教育,并没有引起大众的关注。
建设生态文明,童妈认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就是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也是全人类努力的目标,是《生物多样性公约》2050年愿景的核心内容。
2016年起,武汉市便开始率先进行”自然教育“,以开展”公园大课堂“起步,让孩子走出教室,到身边的公园亲近自然、释放天性、探索生命,寻找城市公园的自然教育。2019年11月,中国自然教育大会在武汉举行。
-----04-----
【哈童倡议:把自然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
著名动物学家珍·古道尔说过,唯有了解,我们才会关心;唯有关心,我们才会行动;唯有行动,生命才会有希望。
把自然教育纳入中小学课堂,让学生从小就学习自然教育理念,让孩子们远离自然缺失症,能在大自然中能尽情感受自然之美,以美启德,树立敬畏自然,保护自然,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少年!
我们见过太多滥竽充数的学校活动!到游乐场玩一玩,到公园逛一逛!不要浪费孩子的时间了!学校开展的春秋游、综合实践活动,应该有高质量的内容,更有意义的活动,比如自然教育,比如营地教育!
作为孩子的榜样,我们家长除了不吃野味外,还可以:在选择读物的时候做好检查把关,在出行时候少带物品降低地球承载,在野外行走时不踩植被野草,有垃圾的时候带走并做好分类,尊重野生动植物尽可能避免打扰...
早在2005年,美国作家理查德·勒夫在其畅销书《林间最后的小孩》中就首次提出“自然缺失症”。儿童在大自然中度过的时间越来越少,从而导致了一系列行为和心理上的问题。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也是为了我们的孩子!